EN
CN EN
CN EN
技术支持

技术支持

TECHNICAL SUPPORT

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前S1抗原临床意义 
2023-09-06

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(Pres1)检测是国家863科研项目,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完成,2000年通过了国家认证,同年12月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投入临床使用。 

目前,我国绝大多数二级及以上医院都将乙肝五项检查升级为乙肝六项,其中增加的就是乙肝病毒前S1抗原。 

乙肝病毒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的一种外膜蛋白,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,血液中最早出现的乙肝标志物就是乙肝前S1抗原,在急性乙肝的潜伏期即可从血清中检出低滴度的前S1抗原,因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。 

在传统的乙肝两对半测定中,由于HBsAg不仅存在于含有DNA并有复制功能的完整病毒颗粒上,而且还存在于不含病毒DNA的空壳颗粒上,因此单纯HBsAg阳性不能说明是否具有传染性;而乙肝前S1抗原只存在于具有传染性的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上,所以前S1抗原阳性表明具有传染性,可准确作为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标志。 

S1抗原与HBV-DNA检出率两者符合。S1抗原仅HBV-DNA阳性血清中检出。前S1蛋白HBeAg消失而消失,且与阴转时间呈正相关,这样,前S1抗原可作为病毒清除和病毒转阴的指标。前S1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比前S1抗原阴性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危险性更大,因而说明前S1抗原是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指标。如果前S1抗原持续阳性,指示急性乙型肝炎向慢性转变。比较急性乙型肝炎、慢性乙型肝炎和HBsAg阳性的患者血清中前S1蛋白,前S1抗原阴转愈早,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程愈短,预后也愈好。说明前S1抗原的检测是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、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。 

1、反映HBV的感染与复制状况的指标。 

(1)S1抗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HBV表面。提示机体内含有HBV就有前S1抗原。 

(2)S1抗原与HBV-DNAHBeAg检测率高度符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。提示前S1抗原可作为HBeAgHBV-DNA检测的补充和对照。 

(3)HBeAb(+)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中,前S1抗原阳性可表示病毒的复制,提示临床上只检测“乙肝五项”是不够的,补充前S1抗原的测定是十分重要的,可弥补因病毒变异和其他原因造成的HBeAg(-)“误导”。 

(4)病毒附着于肝细胞上,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的氨基酸21-47片段,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。 

2、预后及药物疗效的判断。 

(1)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阴转越早,预后越好,是病毒消除的最早迹象,反之,前S1抗原持续阳性,将发展成慢性肝炎。 

(2)因病毒基因变异的HBeAb(+)慢性乙型肝炎病人,较易进展为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加强检测前S1抗原,是一种检测疾病预后的良好手段。 

(3)S1抗原可作为药物抗病毒疗效的指标,是对HBV-DNAHBeAg指标的补充和加强。 

3、早期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。 

(1)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早期,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,提示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。 

(2)在体检和献血员中加查前S1抗原,可起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尽早切断传染源的重要作用。 

在检测出乙肝前S1抗原阳性后,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科学的咨询和治疗,另外还要注重饮食调节。饮食上要以清淡和营养为主,多食用菌类食品,如木耳,香菇,蘑菇等,以提高免疫力;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且易消化,可适当多吃;还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增加VC的含量,少食用和不食用油炸、腌制、油腻太大和辛辣带有刺激性的食品,并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,保持心情舒畅,不可听信各种骗人小广告而自行乱用药物。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,才能减轻肝脏损害程度,使病情及时获得康复。 

微信
微博
QQ空间
返回列表